上手盤玩過的綠松石還能泡水嗎?
很多朋友在綠松石盤養過程中,時不時會將綠松石泡入水中,美其名曰“補充水分”!上手盤玩過的綠松石還能泡水嗎?這種方法得當嗎?
答案:盤玩過的松石不要再泡水,這是一種不正確的盤養方式!
有朋友肯定有疑問,綠松石有“親水”特點,盤玩過程中及時補充水分不是更好嗎,怎么就不正確了呢?本文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及實物照片案例為你解惑如下:
綠松石盤玩變化原理
綠松石在把玩盤養過程中的變化主要來源主人分泌的皮脂混合物。主要有飽和的及不飽和的游離脂肪酸,甘油三脂、蠟類、固醇類、角鯊烯及液體石蠟等,此類物質一部分附著在毛發上,起潤澤毛發的作用,另外大部分皮脂和汗液混合在手掌皮膚表面形成一層乳狀的皮脂膜。此類皮脂混合物通過表層空隙滲入松石內部與晶體融合,而另外一部分蠟類混合物析出到松石表層堆積下來,凝固為類似結晶體的透明漿層,這就是俗稱的“包漿”了。
表層的蠟類析出物也隨著長年的盤玩不斷經歷擠壓->凝固->擠壓->凝固的過程。分子間的水分逐漸喪失,固化程度加劇,整個松石通體包漿,深入度達到“入木三分”的地步。這時的松石,就可以叫做“掛瓷的松石”了。掛瓷可以看做是硬質化的包漿,它與包漿狀態的根本不同之處就在于掛瓷比較穩定,不會因為加入新的乳狀皮脂膜而軟化。
如果是盤玩過的綠松石在泡水的話,會出現綠松石變色、包漿沒有固化(也就是“掛瓷”之前)表層的漿體是含有水分子的乳狀物質,此狀態下的綠松石泡入水中……水分子的濃度會“稀釋”表層漿體中的乳狀物質,手摸會有一種“滑膩”的觸感。
用干凈棉布擦試,等表層水分揮發后,不少朋友會發現綠松石相比以前色澤變淡,視覺觀感干澀!心急的朋友錯誤認為綠松石缺水!于是,繼續泡水,結果……
可能又有的網友問:為什么經營綠松石的店鋪會時不時把綠松石浸泡在水中補水呢?
解答:商鋪的綠松石從本質上來說,僅僅是經過物理雕刻、打磨制成的原石狀態,長時間暴露于空氣中水分子流失色澤會隨之變淡,為了最大可能保持綠松石開采出來的本色才會不定時浸泡于純凈水中補充水分;人體分泌的皮脂狀混合物本身含有水分子,盤養中足以平衡綠松石晶體水分。此時,泡水只會弄巧成拙……稀釋掉原本包裹在綠松石表層還未固化的“漿體”!用得不償失來形容在貼切不過了。
最后,小編告訴你,如果你的松石文玩已經泡過水了,再花時間盤一盤養養吧,后期再養養說不定還有救。